第二次青藏科考是国家战略任务,科考启动以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系列指示精神,在科考领导小组的领导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系统科学研究方向,锚定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灾害风险、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力支撑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正在实现从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 新华社发
青藏高原
二度科考“大开箱”
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专家,带着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成果在拉萨进行集中发布。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
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以来,我国组织2600多个科考分队次28000多人次进行青藏高原全域科考,不断解码地球第三极,向世界展示中国青藏高原科考的系列成果。
科考发现,过去15年,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生态系统呈现整体趋好态势,但因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也为我们带来一些隐忧。科考模型预估表明,亚洲水塔21世纪将进入超暖湿阶段;21世纪末,部分地区冰川物质损失超过一半……
曾一度被认为灭绝的枯鲁杜鹃、墨脱百合、贡山绿绒蒿、中甸半脊荠等植物,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雪豹、云豹、孟加拉虎、豺等珍稀动物的身影,也在野外镜头中频繁出现。
相关研究显示,孟加拉虎频现,突显出西藏墨脱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在全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地位举足轻重。
通过对青藏高原薄弱与关键区域的大量野外考察,科研人员发现了墨脱四照花、察隅链蛇、雪山大爪鼩鼱、拟沉衣等一系列动物、植物、微生物新物种。
科考发现,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在拉萨邱桑村,科研团队还发现了距今16.9万至22.6万年前世界最早的岩面艺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团队发现了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揭示了这一种群曾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科考人员发现,丹尼索瓦人能利用区域内的不同动物,具有较广的食谱范围,揭示其对高海拔环境的较强适应能力。
据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
“蛟龙号”
顺利完成300潜
船时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间11时许),深蓝色的西太平洋海面上,“蛟龙号”搭载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据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当日的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进行,主要任务是观察及拍摄海山山坡到山顶的海底生物分布,采集生物、水体、地质样品和环境参数数据,并全面测试潜水器的各项功能。
在接下来的30余天,“蛟龙号”还将进行17次下潜作业,搭载中外科学家前往深海探索,共同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期待“蛟龙号”能解锁更多未知的深海奥秘。
据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8日电
中越班列
7个月3个新纪录
8月17日凌晨,满载着货物的中越快速通关班列(以下简称“中越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发车,当日下午抵达越南安员站。
这趟2017年开通的跨境集装箱班列,从始发每月开行不足5列开始规模逐步扩大,并于今年前7个月3次刷新单月发运量:3月首次突破500标箱,4月1622标箱,7月1922标箱、超过一季度发运量总和。
2023年4月专班成立以来,全面统筹推进通道规划建设,出台了中越班列常态化开行实施方案,推动班列实现了每周二、四、六常态化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