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是国家战略任务,科考启动以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系列指示精神,在科考领导小组的领导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系统科学研究方向,锚定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灾害风险、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力支撑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正在实现从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2024年8月1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拉萨举行重要成果集中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领衔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公布了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发现。
8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在拉萨对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成果进行集中发布。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自2017年8月启动以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组织了2600多个科考分队,共有28000多人次参与了青藏高原全域科考。这项大规模科考活动不断解码“地球第三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呈现趋好态势
科考结果显示,过去15年,青藏高原正经历“三变”:变暖、变湿、变绿。整体而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呈现趋好态势。主要表现为:
·植被覆盖改善
- 优良等级草地面积比例提高了6%。
- 森林面积比例提高了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
- 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了1%。
- 土壤保持功能提升了2%。
- 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提升了2%。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整体趋势向好,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仍面临诸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挑战,需要继续加强保护和研究工作。
亚洲水塔面临挑战
科考发现,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变暗的主要特征是冰川、积雪面积减小和植被变绿共同导致的地表反照率减小。目前亚洲水塔地表总储水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
研究预测,21世纪亚洲水塔将进入超暖湿阶段。到本世纪末,部分地区的冰川物质损失可能超过一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邬光剑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使亚洲水塔变得更暖更湿,引发失衡。
尽管河流径流整体增加,亚洲水塔供水能力增强,但科考评估结果提醒,下游水资源管理未来需要加强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害的科学预警体系。
这是2024年5月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拍摄的藏色岗日冰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生物多样性新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曾被认为灭绝的植物物种,如枯鲁杜鹃、墨脱百合、贡山绿绒蒿和中甸半脊荠,重新被发现。同时,雪豹、云豹、孟加拉虎和豺等珍稀动物也频繁出现在野外镜头中。
这是2023年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孟加拉虎视频截图。新华社发
一些“新朋友”也加入了青藏高原生物“大家庭”。通过对青藏高原薄弱与关键区域的大量野外考察,科研人员发现了墨脱四照花、察隅链蛇、雪山大爪鼩鼱、拟沉衣等一系列动物、植物、微生物新物种。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提供,央视新闻发
第二次青藏科考截至目前已发现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
人类活动历史新突破
科考揭示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悠久历史。研究发现,该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在拉萨邱桑村,科研团队发现了距今16.9万至22.6万年前的岩面艺术,这可能是世界最早的岩面艺术之一。
2018年夏天,章典带领广州大学团队在邱桑温泉发现的5个手印和5个脚印的现场。受访者供图,新京报发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人员发现了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这一发现表明丹尼索瓦人曾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生活,并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张东菊团队在白石崖溶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半月谈发
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成果不仅增进了我们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历史的认识,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青藏高原的研究将继续揭示这一独特地区的奥秘,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