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当前位置:首页>科考动态

第二次青藏科考“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专题之藏东南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西藏顺利完成

文章来源 :
2023-07-10 16:54
分享 :

藏东南地区是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的关键区域,其特殊的山地地形与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相互作用,孕育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是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敏感区。2023年6月24日至3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协办的“藏东南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西藏自治区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一专题二“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科学考察任务的框架下展开,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科考活动,另有杭州佐格通信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本次科考提供了技术支持。


6月25日,科考队一行从林芝市出发,抵达海拔约为4553米的色季拉山,考察位于色季拉山顶的自动气象站。该观测站能够全天不间断获取不同的梯度气象观测资料,对色季拉山区域立体气候特征与高原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随后,科考队前往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该站通过监测水热组分在山地地区传输过程以及对地表景观的影响,为全球变化条件下山地垂直带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一流和完善的基础数据,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科考队员与台站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实地考察了该站温度、湿度、水汽和辐射等观测设备。随后科考队前往波密县气象局,调研波密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并向当地预报员了解了该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和服务需求。


1.jpg

科考队员在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前合影留念


6月26日,科考队一行从波密出发,沿扎墨公路一路前行抵达嘎隆拉山。该地平均海拔4800米,是印度洋暖气团与青藏高原高寒气团的交锋带,气候多变,令人生畏,加上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剧烈频繁,随时可能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科考队员们克服恶劣的条件,实地考察了嘎隆拉山交通/积雪观测站、52K水汽监测站和80K水汽监测站。这些观测站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能够全天候不间断自动获取气象观测资料,为藏东南地区的水汽输送研究提供了有利保障。随后,科考队前往中国科学院墨脱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了该中心墨脱垂直气候观测体系和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情况。


2.jpg

嘎隆拉山沿途


6月27日,科考成员前往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进行实地调研。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超过2000mm,相对湿度达80%以上。墨脱县气象局索朗副局长向科考队介绍了观测场的仪器设备,包括风廓线雷达、微雨雷达、云雷达、温湿廓线仪、微波辐射计、测风塔、闪电定位仪、雨量筒等。为实现藏东南大气水分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及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该站配备了大量高精尖观测设备,并建设了大气水分循环三位立体综合观测站网。科考队员对此予以充分的认可,并与基层气象工作者深入交流了预报经验和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难点。


3.jpg

科考队员在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合影留念


4.jpg

科考队员在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现场考察


6月28日,科考队历经10个小时车程到达海拔约3650米的拉萨市,并于2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台组织研讨会,对本次科考活动进行总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超凡副研究员介绍此次科考的目的与内容,并汇报了“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异特征”科考报告的最新进展。科考成员就此次科考的成果进行了交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何清研究员就精细化预报、卫星资料及雷达设备的应用、当地气象人才培养和观测设备国产化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提出需要加强科研学者和基层气象工作者的合作,提高气象业务服务预报水平。其他科考队员也针对高海拔地区的下垫面差异、模式对藏东南地区模拟能力的不足、高原暖湿化的影响等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陆日宇研究员对专题二的当前完成情况及未来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并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与科研的合作沟通,关注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LASG、CMSR供稿)


5.jpg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