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传播

地衣新属和新种发现历程

文章来源 :
2022-02-28 09:04
分享 :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从森林、草原到荒漠,地域辽阔,生境多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奇特、多样的地衣物种。拟沉衣属地衣主要分布于高山山地,在青藏高原3800-4500米海拔范围多有发现,生长于裸露岩表,常和不同地衣类群一起构成一片斑斓的“地毯”。


图片 1.png

图1 海拔4500米拟沉衣属生境


2020年9月,在王立松老师带领下,地衣课题组开始了历时一月的青藏高原科考之旅。一路虽有大好风光,但超过一星期在高海拔作业身体和心灵都已疲惫。4500米处,坐在碎石上,啃着馒头,望着前上方太阳底下照得发亮的大片流石滩,无奈畅想着即将到来的疯狂敲石头、负重登山、敲石头……手上锤子似有千斤,把我定在原地无法动弹。停下是不可能的,看着王老师已经窜出去老远的背影,只得把我“沉”在石滩上的脚松松,勉力跟上。


图片 2.png

图2 海拔4500米流石滩,最远处是走得最快的王老师


刚气喘吁吁地到老师跟前,正要掏出我的锤子凿子,老师趴在一个色彩斑斓的大石头上、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处时忽道,“聪苗,这是你的Immersaria?”


“?!”我赶忙上前观察,“不是,它的子囊盘是茶渍型,我的是网衣型。”


“你都没切片,怎么知道不是?长得那么奇怪,指不定是新东西,你就‘发财’啦!”


图片 3.png

图3 拟沉衣属模式种(左:Lecaimmeria orbicularis)和沉衣属模式种(右:Immersaria athroocarpa)


一路上没少看到相近的,但看来看去也就那么一两种,这次的确实奇怪,想着未知的无限可能,我顿感阴霾一扫而空,自己又活力满满,拿起锤子就是敲。正敲得兴致盎然,未觉阴云密布、妖风大作,一瞬间一阵大雨夹杂着冰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们意犹未尽地多敲了好几份标本才返回,风雨不惧竟是彼时才晓得。


图片 4.png

图4 海拔4500米拟沉衣属生境


一个月来翻山越岭,攀岩挖土敲山,风光、美食无限好,回到实验室经过漫长的室内作业后不住怀念。之后我对标本进行切片、实验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老师说的新东西们确实能让我“暴富”:此前定义的沉衣属物种中子囊盘有网衣型、茶渍型两种,但没有分子学证据支持。我们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解剖及化学证据,重新界定了沉衣属Immersaria的概念,并建立了1个新属:拟沉衣属Lecaimmeria C.M. Xie, Lu L. Zhang & Li S. Wang,提出沉衣属4个新种、拟沉衣属7个新种和3个新组合。该研究从将沉衣属原有的8个物种,新增到2个属19个物种,其中10个新种原产于青藏高原,足以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图片 5.png

图5 新属系统发育树


图片 6.png

图6 拟沉衣属新种 a-b. Lecaimmeria botryoides c-d. L. lyagea


图片 7.png

图7 拟沉衣属新种 a-b. Lecaimmeria mongolica c-d. L. qinghaiensis


图片 8.png

图8 拟沉衣属新种 a-b. Lecaimmeria tibetica c-d. L. tuberculosa


图片 9.png

图9 沉衣属新种 a-b. Immersaria aurantia c-d. I. ferruginea


图片 10.png

图10 沉衣属新种 a-b. Immersaria shangrilaensis c-d. I. venusta


偶然回顾野外工作的视频:我们爬在陡峭的石坡上,用锤子、凿子、铲子各自工作……在此起彼伏的敲石声里,看着每个人仿佛有不把山搬走不停歇的气势,我恍然了悟王老师时常所说的“坚持”何意。


当你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到最后,你就是这个领域的大师!


图片 11.png

图11 二次青藏高原地衣采集(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2020年9月6日)


这次的研究成果以Revision of Immersaria and a new lecanorine genus in Lecideaceae (lichenised Ascomycota, Lecanoromycetes) 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的MycoKeys杂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任务“”高原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谢聪苗(客座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研究所王欣宇与山东师范大学张璐璐为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