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地质环境与灾害

文章来源 :
2020-09-25 16:47
分享 :

null

科考分队长崔鹏院士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青藏高原地质环境具有高地震烈度、高陡、高寒、高地应力等“四高”特征: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跃,断裂构造发育;地势起伏大,河流切割强烈,山坡陡峻;气候差异大,海洋性冰川区,冰雪活动强烈;地应力高,地质环境脆弱。在此背景下,青藏高原是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溃决、山洪、雪灾、干旱和冻胀融沉等多种自然灾害并发及多发区,且灾害链生性显著。

近年来,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呈现频发特征,规模也呈现增大趋势。随着“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青藏高原也成为水力资源开发、中巴经济走廊、南亚通道、川藏铁路、中尼铁路、青藏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的规划区、部署区、实施区。伴随着工程建设,脆弱的地质环境受到强烈的人类活动扰动,产生互馈,工程灾害问题逐渐突出,灾害的危险性和风险性也不断加剧,开展地质环境与灾害科学考察研究将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本任务拟以青藏高原广泛发育的活动断裂与地震等内动力灾害、冻土冻融与山洪等外动力灾害、泥石流与工程扰动等内外动力耦合灾害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多源多维遥感技术、无人机、机载雷达等空—天—地高新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详查等传统技术手段,研究青藏高原不同灾害的孕灾背景及分布现状,查明灾害本底;同化处理多源异构孕灾数据,通过空间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分析灾害空间分布规律;通过重大灾害点野外定点观测,获取灾害关键参数,认知灾害过程;开展室内测试、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揭示成灾机制;基于因子模式计算、可靠性分析和情景推演的技术方法,开展跨尺度灾害风险预测与评估,阐明灾害演变规律,预测灾变风险,服务高原城乡建设,为川藏铁路、中尼铁路、青藏高速公路、南亚通道、中巴经济走廊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实施提供保障,为国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重大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任务设置了6个专题: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重大泥石流灾害及风险、重大山洪灾害及风险、重大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冻土冻融灾害及重大冻土工程病害、综合灾害风险评价与防御。

本任务承担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题承担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任务分队长为崔鹏院士,执行负责人为张培震院士和祁生文研究员。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