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南迦巴瓦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科考日志之三—布台

文章来源 :
2020-06-24 11:16
分享 :


2020年6月12日,只有两人组成的野外小组,一早6:00乘坐南航的飞机于9:30到达林芝米林机场。熟悉的林芝,熟悉的雅江,我们又来了。受到疫情影响,林芝米林机场也对所有落地乘客进行了详细的信息登记,整个过程延续了快一个半小时才办完出了机场。


   1.jpg       2.jpg

凌晨4:30的广州白云机场(左),林芝机场科考队员合影(右)。

由于下午我还有一次网课,因此当天和文天住在了林芝市巴宜区。晓东安排的司机拉巴顿珠在晚上也到达酒店入住,接我们一起去波密。拉巴是一位30出头的藏族小伙,曾经帮助青藏高原所的一位老师干了10多年的野外,跑过西藏非常多的冰川,而且人非常聪明,在后面的野外工作中都成了好兄弟。

3.jpg

再走318(左、中),和拉巴兄弟的合影(右)。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一行人开始出发赶往波密,走在熟悉的318国道上,风景依然是那么优美,随便拍一张风景都非常漂亮。下午到达波密,见到了分别很久的晓东和这次参与野外的弟兄们。中午首先根据野外用品清单购置了野外可能需要的用品。具体包括:雨鞋、雨衣、围脖、布光背心、线手套、羊角锤、15公分钉子、羊镐、自喷漆、美工刀、铁锨、塑料袋、电池、梯子、红布、笔记本、文具袋和笔等。这些用品主要用于野外挖坑、防雨、做标记、做记录等。


   4.jpg        5.jpg

五金店和市场购置野外用品

下午首先和各位参与野外工作的弟兄们交代了野外工作的几个注意事项。第一是保证人身安全,所有工作必须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做,特别是墨脱公路和318国道都比较狭窄,路上车较多,反光背心必须要穿,停车一定要找安全地方;第二是保证仪器安全,不要在可能施工或者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地方布设仪器;第三是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仪器操作一定要按流程。

由于各位老乡都未接触过该仪器,花了大半个下午时间对负责仪器调试的成员进行了手把手地培训。从手部开机、和地震仪的链接、每个菜单的进入、主要参数的设置、仪器的开机、仪器方位指北、调平等每一步都反复进行培训和实践,期间各组还进行了一些关键环节的录像,确保仪器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故障。之后以所住宾馆的大院一角为现场,进行了从挖坑、仪器布设、野外记录填写全过程的真实演练。

6.jpg

7.jpg

野外工作开始前的现场培训与实践

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野外仪器的布设终于拉开了帷幕,在第一天开始时,所有组一起出发,每个组在大家的围观下,独立进行一台仪器的布设。结果表明,前面的培训还是非常有效,每个组都可以准确无误的对仪器能进行调试、安装,并且完整的记录仪器的信息参数,做能找到仪器的醒目标志。

完成了共同协作之后,每个组开始按照既定路线分头行动。接下来的近乎一周的时间是艰苦的野外工作。在我们野外工作期间几乎每天都下雨,有时候经常由于雨太大,野外工作不得不暂时停下,等雨小或者没有雨的时候继续进行。


   8.png        9.png

   10.jpg        11.jpg

专注工作的野外队员们,红色布条是我们醒目的标记

野外工作是较为艰苦的,但是在野外工作期间,我更加担心各位队员的安全情况。尤其在墨脱公路上看到了被落石砸扁的车辆和撞的一塌糊涂的汽车之后,这种担心就更加重了,因此会一遍遍叮嘱,特别是有大雨的时候建议收工。

特别是嘎隆拉隧道这一段,是整个野外工作最危险的一段,这一段是原设计剖面海拔最高的区域,观测资料非常重要,但是现实又不允许布设很多点,最后只能竭尽全力把车停在隧道外面,背着仪器从隧道顶的山上爬上去放置了一个,隧道口放置了一个。

12.jpg

嘎隆拉隧道口及顶部野外工作队员背着仪器爬山布设仪器

13.jpg

野外工作队员工作照


   14.jpg        15.jpg

每天早晨准备仪器装车(左)路边围观我们工作的藏族大妈(右)

在野外工作中,有时候由于条件所限,中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我们会提前准备好午餐带上,中午就地解决。期间发现有一家卤肉店的猪头肉和肘子肉卤的不错,专门加了老板的微信,让他早晨早点为我们准备好卤肉饼子,并且按照人头分好,早晨一大早拿过来。这种午餐方式可以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16.jpg        17.jpg

野外就地午饭的队员


   18.png        19.png

路上遇到滚石(左),冒雨背着仪器找点布设(右)

墨脱海拔1000米左右,纬度比较小,完全是南方的气候。这里盛产水稻、香蕉等南方的农作物和水果,气候湿热。这里是蚊虫、蛇、蚂蟥等毒虫生活的理想环境,因此野外开始之前晓东就一再叮嘱要穿长裤,喷花露水,防止蚊虫叮咬。干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毒蛇和蚂蟥。果然在野外工作中,这些东西都遇到了。特别是晓东有一天没带花露水,穿了短袖出去干了一会活,就被蚊子咬的腿上、脚上、胳膊上都是包,直到野外工作结束也没下去。多加小组在野外挖坑时候挖出了一条蛇,可惜但是没来得及拍照片。李斌有一次挖完坑,回到车里,发现在衣服上面趴着一只蚂蟥,把大家吓了一大跳,赶快找纸给抓住扔了出去。在墨脱,大家都知道这里的蚂蟥非常可怕,一旦被咬之后,会使劲往肉里面钻,即便是断成几节,每一节还都能活动,生命力非常顽强。


   20.jpg        21.jpg

晓东胳膊上蚊子咬的包(左),趴在李斌身上的蚂蟥(右)

为了保证仪器位置和编号信息准确,每个小组每天都会对每个观测点做详细的记录,每天晚上这些记录会传到野外工作的群里面。室外工作的队员比较辛苦,同时室内的部分队员也没闲着,课题组的硕士生启明每天会把大家发到群里面的照片和野外记录进行整理,会迅速绘制一下已经布设的仪器位置,这样要是有记录错误可以马上发现并去纠正。

22.jpg

李斌、文天、晓东、拉巴(从左到右)野外记录大PK,拉巴的藏语写的很漂亮

到6月21号,我们原计划布设的剖面上仪器已经全部布设完毕,两头已无路可造,特别是有些路段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安装仪器,导致剩余40台仪器。在布设之初,我们就意识到了可能仪器会有剩余,通过查看附近路线和地形,发现从倾多镇到林芝巴宜区,沿着318国道正好围绕南迦巴瓦一圈,因此决定将剩余的47套仪器调整间距沿着318国道进行布设。其中倾多镇到通买大桥东西向约70多公里的路段布设17套仪器,通买大桥到林芝市巴宜区南北向120多公里路段布设30套仪器,其中这个剖面会切过色季拉山,经过大家一整天的连续奋战,最终圆满完成了所有仪器的布设工作。

在我们仪器快要布设完成的时候,印度佐拉姆巴发生了一次5.7级地震,震中距我们台阵中心约780km,我们绝大部分仪器上都应该记录到了此次地震波形,希望利用这个资料能得到从印度板块到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下方更好地结构信息。我们仪器电池的续航能力最长可达到40天,这次野外结束之后40天,我们将重返林芝,原班人马去回收仪器。期望在这期间能记录到更多的远震信息。


   null        null

396个观测点位分布图(左),2020年6月22日印度佐拉姆巴5.7地震

这次野外结束之际,非常感谢参与野外的所有兄弟们,大家在一起度过了一段艰苦但是也开心难忘的时光。晓东的认真负责、干活麻利,藏族弟兄们的吃苦耐劳、乐观豪放使得我们这次野外充满了乐趣。此外,西藏自治区科考办潘毅处长也给予了无私帮助和支持,林芝市的兰明处长、波密县科技局的文强同志、墨脱县农业局的旦增平措同志,在我们到达当地之后都打电话给予了问候,并且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我们工作期间,墨脱公路是隔日进出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有几天需要在限行路段进行野外工作,在80K(墨脱公路很多地方以公里数命名,80K指距离波密县80公里)公路管理站,我们就遇到了不能通行去工作的问题,兰明处长给予了非常及时的帮助。他出面跟林芝市政府联系,然后联系具体管理墨脱公路的公安局,经过协调,最终给我们开了绿灯,使得我们可以如期开展野外台站的布设工作,提高了整个野外工作的效率,再次感谢他们。7月底回收数据,同时也期待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结果。


文章来源: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七专题1“关键地区岩石圈精细结构与浅部响应”

       作者: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旭章   王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