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迦巴瓦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科考日志之二—室内准备篇
人算不如天算。一次新冠疫情,彻底打乱了整个中国的节奏,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计划也完全被打破。3月份的时候还是国内疫情比较吃紧的时候,野外是别想了。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缓解,5月份的时候,似乎看到了出野外的希望,而且这个项目的第一笔经费也拨了下来,项目明确要求在年底要完成该区域短周期密集台阵的布设工作。和晓东师傅进行了多次沟通,初步确定可以在6月份进行野外观测,而且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段,今年的野外观测可能就泡汤了。由于所使用仪器为进口仪器,学校和海关管控较为严格,在5月18日就开始向学校提交仪器野外使用申请,经过各个部门的审批,6月初办好了所有手续。
受到疫情影响,除毕业学生可以返校,其他学生都在家待着,因此这次野外是不能依靠学生帮忙了。还好组里面的博士后王文天一直在学校,可以出野外进行仪器布设。由于晓东师傅常年活动在西藏,通过多次商量,在野外分组进行仪器布设时候,租车和人员由他来帮忙联系。多方沟通后,联系好了四辆适合野外工作的车辆及司机,还有8位野外专门进行挖坑和安放仪器的老乡。这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首先老乡必须能适应高原环境,进行体力劳动,其次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能教会他们进行仪器操作。幸好这些问题都很好得到了解决,这些前期准备也是此次野外观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仪器拿出去布设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充电及参数设置。逐一检查之后发现目前完好可用的仪器有396台。接着对所有仪器进行充电,这种仪器充电厂家提供了专用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将zland仪器放入支架,一定要确保卡主。之后支架上面的两个灯均由红变绿,左边灯代表仪器充电状态,右边灯代表仪器的数据导出状态,红色为出错,绿色为正常。由于目前仅需要对仪器进行充电,因此,只要左灯变绿即可。如果左灯一直不变率,可以尝试重启支架,或者将该仪器拔了重新插。由于该仪器在充电链接失败以后会一直自动尝试重新链接,而仪器由于长时间没有电,因此极容易充电链接失败。我们吃午饭前将仪器放置在支架上,显示充电链接失败,等午饭回来以后再看,就会发现充电链接成功,这就是由于完全没有余电导致的。
仪器打包室内充电(左),无底座仪器(中),进水报废仪器(右)
在室内对这次野外的点位进行布置,设置了390个点位,剩下6台仪器备用,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500m,最南边是到背崩乡,最北面是倾多县还要往北走一段。由于是在奥维地图上面设置的点,因此需要保存为kml文件,再从谷歌地图里面读取kml文件转换成kmz文件,再通过zland服务器上面的程序对kmz文件进行转换,得到后缀为.sps文件和后缀为.rps文件。再通过控制程序将这些点位导入手部中。
为了测试如果布设地点超过容忍度,是否可以布设成功,文天设置了两组实验。第一组直接用波密墨脱线上面的点,在珠海进行布设,没有成功。第二组,重新设置了一个job文件,在广州4个点,珠海3个点,企图将广州的点拉到珠海来,成功了,这说明必须布设地点在显示的地图范围内才可以拉过来,否则不行。所有手部包含了所有点位信息,确保在野外可以正常开展工作。
野外开工之前首先从珠海校区通过物流把仪器发往观测地点。由于西藏路况复杂,从珠海到林芝正常可能要超过10天物流公司才能把仪器拉倒波密。知道晓东师傅和他联系的几辆车最近正好在兰州,所以双方协商,把仪器发往兰州,他直接拉到波密。2020年6月6日,联系了德邦物流到珠海校区拉仪器。没有想到的是运费非常贵,原因是我们仪器有电池,不能和别的货物混合,只能单独走一个厢式货车,价格比较昂贵,需要保价,这一路算下来运费就快到1.5万。要是直接运到波密,价格会更加高出不少。物流公司还比较负责,晚上冒雨把仪器进行打包,连夜运走,6月9号就到达了兰州。这算是非常高的效率了。晓东师傅在兰州接到仪器之后,直接从西宁、经过玉树、昌都,赶往波密。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仪器运输时间,于6月12日到达波密。
预设点位图
仪器打包与托运
此外,国家对青藏高原二次科考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科考办,特别是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也成立了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对接。科考队员在野外工作之前先进行科考报备,办理科考函。在办理科考函期间,联系了西藏自治区科考办潘毅处长,他很快帮忙办理了科考函,并且提供了林芝市联系人兰明主任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的野外工作。
文章来源: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七专题1“关键地区岩石圈精细结构与浅部响应”
作者: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旭章 王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