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藏米林县小型兽类考察

文章来源 :
2020-06-21 17:20
分享 :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其独特的地质历史与丰富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资源。但是目前青藏高原一些重要区域和类群的生物多样性仍不清楚。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在拉萨启动,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小型兽类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解析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之一。本子课题计划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获取真实可靠的物种本底数据,以解析其多样性格局形成与维持机制,为青藏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是全面开展野外考察的第一年,为了顺利完成科考任务,2019年底我们组织了一支野外经验丰富的科考队,并制定了详细的2020年科考计划。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计划,出发的日子一再推迟。在此期间,我们依然做着随时出发的准备,包括向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申请开展动物考察的行政许可。直至4月下旬,随着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我们也收到了好消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可以进藏开展科考工作。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科考队做好了相关防疫检测和报备,于5月4日正式开启了科考之旅,我们一行驾车从昆明出发前往西藏林芝。参与科考的4名队员(陈中正、普昌哲、罗京和普明进)有着丰富的山地科考经验,也曾多次赴西藏开展工作。沿途我们穿越了四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帕隆藏布江)、翻过了四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其中海拔最高的东达山垭口海拔达到5130米。藏区一直被誉为心灵的净土、摄影家的天堂,一路上雪山耸立,道路沿山盘旋蜿蜒,翻过一座座雪山垭口,极目眺望,蓝天白云,草甸与海子相交融,白塔与金顶相辉映,沿途出现的野生动物,像主人一样悠闲散着步,即使科考队员们都不是第一次进藏,但是面对巍峨壮观的青藏高原,还是深深地被震撼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历经4天,行驶了1800多公里,科考队于5月7日中午到达了西藏林芝,下午在林芝市林业和草原局办理了在林芝市境内相关县及自然保护区开展科考的手续。

6501.jpg

1.昆明-林芝沿途景观

6502.jpg

2.318国道边的岩羊Pseudoisnayaur (陈中正摄)

6503.jpg

.318国道旁的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普昌哲摄)

5月8日,我们早早地从林芝出发,赶赴米林县林业局。我们向林业局详细地介绍了此次科考背景并出示相关行政许可后,顺利地拿到了入林许可证,并在林业局的帮助下与里龙乡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随即我们驾车前往本次科考的第一站——里龙乡巴让村,巴让村海拔3300多米,是一个中印边境的小山村,村子离印控线不足20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约有40公里的路程。下午3点我们到达村委会门口,等待外出办事的村支书归来为我们协调住宿,在此期间我们为第二天的考察进行了选点。晚上9点村支书在村民家寻得一间空置的移动板房作为我们的临时居住地,虽然条件较为简陋,但比起露宿野外已经好上许多。晚上10点多我们才整理好行李到隔壁小店里吃了碗面条,大概商量了下第二天的考察计划,回到居住地裹上睡袋席地而眠,连日奔波的心有了安放之处,小屋里面鼾声如雷,大家睡的格外香甜。

6504.jpg

4.边境上的巴让村

6505.jpg

5.巴让村住所

6506.jpg

6.巴让村住所

5月9日,我们正式开展野外调查。我们准备在海拔3000-4200m的范围内以300m为一个海拔带设置4个海拔带(3000-3300m;3300-3600;3600-3900m;3900-4200m)进行调查。第一天,我们决定从最远的点开始,直接奔赴海拔4200m的雪线附近开展调查。早上8点,简单地吃过早点后,科考队4人各自背上20多斤的工具正式开始野外工作。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经过离村子一公里左右的一座小木桥,这也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桥上摇摆不定,桥下水流湍急。小桥海拔约3200米,我们由此向山顶攀爬,爬山途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在高原工作的不易,步伐稍微快一点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两腿发软。行程要比预计的慢很多,当我们到达海拔4200m附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了,稍作休整后我们完成工具布设,于晚上5点左右回到村子。

6601.jpg

7.上山必经的小桥

6602.jpg

8.背着工具在高原上爬山还是有点吃力

6603.jpg

9.考察队员与向导在途中休息

6604.jpg

10.野外工作剪影(陈中正、普昌哲摄)

此后的几日,工作都比较顺利,我们和当地村民的相处也十分融洽。只是到了第3天的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每天都会下雨,好在雨不大,并未对科考工作造成大的影响。5月17日,我们完成了巴让村四个海拔带的考察工作,八天内共布设2400多个夹日,捕获小型兽类10余种。

5月18日至5月22日,我们对本次考察的第二站——雅鲁藏布江河谷进行了重点考察。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两侧我们选取了6个不同的植被类型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地点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虽然每天都会下雨,但是整体进展较为顺利。4天内共布设1000余夹日,捕获小型兽类近10种。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个种类和已知的物种在外形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让我们兴奋不已。

5月23日,随着大中型兽类红外相机布设完成,我们迎来一个新队员——罗康。23日早晨,科考队驾车前往这次考察的第三站——派镇。派镇坐落于南迦巴瓦峰脚下,海拔3800m就有很深的积雪。我们在派镇设了3个海拔带(3000-3300m;3300-3600m;3600-3900m)。由于雨季来临,几乎每天都会下大雨,为尽快顺利完成科考任务,每天科考队需冒雨工作。派镇考察遇到的另一挑战是这一区域的蚂蟥和马鹿虱(一种蜱虫)非常多,考察过程中时常会和它们“亲密接触”。每次回来后,队员们总会先坐下来,数一数今天又被“亲”了几口。5月29日,科考队顺利的完成了派镇的野外调查工作,期间共布设1800余夹日,捕获小型兽类10余种。

整个米林县考察历时26天,其中野外工作21天,布设5000多夹日,捕获小型兽类15种以上,可谓收获满满。5月30日,考察队收拾好行囊,驾车赶赴下一个工作点——察隅县。由于察隅县的大部分调查区域都属于保护区,住宿条件较差,很多地方都需要野外露营,时逢雨季来临,科考队将接受新一轮的考验。在本文最后,祝科考队察隅县考察一切顺利!

6605.jpg

11.考察队在雨中前进(普昌哲摄)

6606.jpg

12.米林县不同景观(陈中正、普昌哲摄)

6607.jpg

13.米林县部分小型兽类(普昌哲、陈中正 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