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冰川记录的大气环境和污染物考察顺利完成
青藏高原地处欧亚大陆内陆,远离人类工农业生产密集区,独特的地形孕育了大量的现代冰川,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域,是中低纬度地区中能够通过雪冰记录研究气候和环境历史变化的理想区域。通过多点位、同时段、相同指标的样品采集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传输路径和沉降过程中的空间差异,而且能够更好地揭示不同气候、大气环流模式和地形等条件对大气污染物传输和沉降的影响。
2020年5月12日至6月11日,任务六“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专题五“跨境污染物调查与环境安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康世昌团队对玉龙雪山、东绒布冰川、廓琼岗日冰川、德木拉冰川、杰玛央宗冰川、昂龙冰川、小冬克玛底冰川和玉珠峰冰川进行了为期31天的野外考察工作。此次科考主要针对雪冰、末端河水及土壤等地表介质展开了系统采样:在以上8个冰川的积累区采集雪坑样品和表层雪样品942份、土壤样品57份、河水样品133份,在东绒布冰川垭口维护气象站,下载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气象数据一份。
科考分队将分析雪冰等环境介质中的汞同位素、35S和17O、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黑碳等污染物的含量及时空特征,以期揭示跨境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和来源,明晰冰川区污染物沉降和保存的现代过程,为利用冰芯重建和解释其历史记录奠定基础,并为综合评估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泛第三极地区冰川消融和地表生态系统的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此次考察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5)的资助。
图 1 主要采样地点分布图
图 2 科考队员前往冰川考察采样
图 3 进行雪坑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