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您的乳汁还够吗?
说起黄河,你首先会想到,
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地方,
黄河孕育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说起黄河,你接着会想到什么?
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波涛汹涌?
还是巨浪冲天的壶口瀑布?
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亦或是大禹治水、格萨尔王的民间传说?
古代诗圣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从哪里来?
王之涣看见,“黄河远上白云间”,
那应该是在天上。
李白不但认为,“黄河之水天上来”,
而且确认“黄河落天走东海”
古人虽然对黄河的认知能力有限,
但从未放弃过寻找“黄河源”的努力。
关于黄河源的记载,
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禹贡》,
认为“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积石即阿尼玛卿山,藏语意为黄河之祖。
到唐代,出使吐蕃,人们知道紫山,
即今巴颜喀拉山的存在。
之后,元代通过派员勘察河源,上溯到星宿海一带。
直到清康熙年间,政府大规模探源后发现,
“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并撰有《河源记》。
乾隆年间的《水道提纲》中提出:
黄河上源三支河即北源为扎曲,中源为玛曲(约古宗列曲),南源为卡日曲。
玛曲是黄河的“本源”。
1985年,
根据历史传统和专家的意见,
黄河水利委员会认定玛曲是黄河的正源。
而今,我们对黄河已经很熟悉了。
黄河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黄河流域集水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5464公里,
是中国第二长河,哺育着全国约2亿人口。
黄河以唐乃亥、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孟津为分界,
分为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
黄河源区示意图,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黄河源年径流量为202亿立方米,
约占黄河总径流量的34%,
相比之下,
长江源源头年径流量不到长江年总径流量的1%
因此,黄河源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
黄河源径流量的变化牵动着整个黄河和中华民族的神经,
真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黄河源的径流近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01孕育中华水塔
黄河源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分布于海拔2700-6300米之间。
阿尼玛卿山的冰川融化孕育了黄河的诞生。
▼(请横屏观看)
2.阿尼玛卿雪山,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黄河源广泛分布多年冻土和湿地为黄河的诞生提供了摇篮。
3.热曲谷地星罗棋布的热融湖塘,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4.黄河源区冻胀台地上的冰椎-冻胀丘复合体,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5.黄河源区湿地,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黄河源的河道迂回穿梭在昆仑山脉东段的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和布青山之间,
向东流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紧紧依偎在一起,被称为姊妹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过水湖,也是黄河源区最大淡水湖。
6.鄂陵湖,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走出姊妹湖,
黄河滋润东南部的若尔盖草原,
形成壮观的“黄河第一湾”。
7.若尔盖草原上的黄河第一湾,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然后掉转180°;,折回西北方向,
依次经过湿润的玛曲草原和干旱的同德盆地。
黄河源区谷地地势相对平坦,
坡度介于0.0004-0.002度之间,植被稀疏。
河道蜿蜒曲折,多呈枝杈状分布,最后汇集成主流。
8.玛多县境内蜿蜒曲折的黄河干流,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9.黄河源枝杈状分布的河道,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2 囿于全球变化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黄河源的水资源发生了深刻变化。
1960-2017年,黄河源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以上。
10.黄河源年平均气温随时间显著上升。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由于气候变暖,冰川强烈融化。
1966年阿尼玛卿山发育现代冰川面积124.03平方公里;
2009年阿尼玛卿山冰川面积为106.27平方公里,退缩近18平方公里。
11.1966-2009年间,阿尼玛卿山的冰川面积变化,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根据黄河源气象台站的观测,
年均积雪深度从1982年接近30毫米,
减少到2017年不到20毫米,
呈现下降趋势。
12.黄河源年均积雪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与此同时,广泛分布于黄河源区的多年冻土也在退化。
黄河源冻土活动层厚度不断增加,
是冻土正在退化的标志。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温度升高,
是多年冻土退化的根本原因。
13.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温度升高,活动层厚度不断增加,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据钻孔探测,
黄河沿的岛状多年冻土已退化为季节冻土或个别冻土岛,
星星海湖岸的深埋藏多年冻土已消失。
14.黄河源区的溯源侵蚀性热融滑塌,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巴颜喀拉山北坡野牛沟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从1991年的4320米提升到2010年的4420米。
冻土退化使得土壤冻结层上水位下降或消失,
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1969-2013年间,江河源区的高寒湿地面积减少了19.16%,
各湿地类型的斑块分离度不断增大。
1980年代,黄河源区的湿地面积大约是6000平方公里,
到2000年时,湿地面积不足5400平方公里。
15.玛曲县境内的湿地,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黑土滩是黄河的大敌。
黑土滩是高寒植被极度退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是植被表层剥离后的次生裸地。
黑土滩最典型表现是斑秃化,
是鼠洞密度非常高的地区。
黄河源区的黑土滩在草地退化后,很难恢复。
黑土滩不但会造成毒杂草扩张、鼠害增加、畜牧业生产功能丧失,
还会造成水土流失。
黄河源区达日县黑土滩扩张十分厉害,
在2007年以前扩张到鼎盛期。
16.斑秃化的黑土滩,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黄河源区的主要覆被类型是草地,面积占比约80%,
高覆盖度草地分布在温湿条件较好的东南部。
80-90年代的滥垦、滥牧和滥薪,造成了草地退化。
17.黄河源区从1970s到2018年间草地退化情况,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天”路不平,
黄河母亲一路走得很累!
03 痛于乳汁减少
黄河之水,
母亲的乳汁,
中华民族生存的保障。
但是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
黄河源头水量在1960-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水量年均下降约3千万立方米,
相当于,
每年减少2个西湖的水量。
18.唐乃亥站1960-2016年逐年径流量。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春季在高原是气象意义上的干旱季节,
降水量有限。
春季径流量减少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大。
约3亿亩的耕地和黄河上游春季径流量息息相关,
但春季径流量只有10亿立方米,
不到全年径流量的十分之一,
所以,春季是枯水季节,
是全年最缺水的季节。
而在黄河源全年径流量减少中,
春季和秋季是径流减少最显著的。
这进一步加剧了黄河的春季供水之痛。
19.唐乃亥站季节性径流量变化,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4 保护黄河母亲
为了缓解黄河源径流减少带来的压力,
修建水库成为根本大计。
在黄河源唐乃亥以下,
已经修建了三个大型水库:
龙羊峡、李家峡和刘家峡。
20.龙羊峡水库。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这些水库的修建,
通过调控改变径流的季节分配,
使河段年内径流过程趋于均一化,
增加枯水期、也就是春季径流量,
减少汛期径流量,同时降低极端流量事件。
水库的“蓄丰补枯”功能,
不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且通过调控水库下泄水量,
减小了凌汛灾害的发生,
缓解了灌区用水和河道生态用水压力。
从2000年开始,
当地和国家实施了三江源保护工程。
黄河源作为三江源保护工程的核心保护地,
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也最大。
这期间,黄河源总体经历着气候暖湿化,
有利于生态系统良好发展。
“天帮忙、人努力”,
黄河源的部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也有助于进一步缓解黄河源径流减少带来的压力。
21.治理后的黑土滩。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展望未来,
黄河源的气候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剧,
人类活动也会更加频繁,
人地关系导致的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保护黄河母亲,
依然任重道远。
2019年9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黄河宁、天下平,
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他认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第一要务,
就是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
先从源头抓起。
保护黄河母亲,
保护黄河源头,
让我们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
保护黄河母亲的乳汁。
- 全文完 -
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策划 |姚檀栋、安宝晟、刘勇勤、姚汝桢、陈文锋、王伟财、周蕾蕾、刘 翀、陈 浩、李宁、赵浩强、戴玉凤撰文 | 兰措 、姚檀栋 、刘哲、侯梅、姚汝桢、金会军、刘希胜、陈 翀审核 | 姚檀栋、兰措、汤秋鸿编辑 | 戴玉凤、姚汝桢、周蕾蕾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刘翠善,王国庆,等.近60年来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河川径流演变与响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9(3): 1-5.【2】周侃.黄河水系特点与治理.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5, 51(5): 63-65.
【3】Blue B, Brierly G, Yu G.Geodiversity in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zone. Journal of Geographic Science, 2013,23(5): 775-792.
【4】蒋宗立,刘时银,郭万钦,等.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典型冰川表面高程近期变化.冰川冻土, 2018, 40(22): 231-237.
【5】罗栋梁,金会军,林琳,等.青海高原中、东部多年冻土及寒区环境退化.冰川冻土, 2012, 34(3): 538-546.
【6】Cuo L., Zhang Y, Bohn T J, et al. Frozen soil degradationand its effects on surface hydrology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5, 120: 8276-8298.
【7】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Well-Being: Wetlands and Water Synthesi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 2005.
【8】Zhang G, Yao T, Chen W, et al.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lakeevolution across China during 1960s–2015 and its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cause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9, 221: 386-404.
【9】 王莺,李耀辉,孙旭映.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草业科学, 2015, 32(4): 539-551.
【10】尚占环,董全民,施建军,等.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草地学报, 2018, 26(1): 1-21.
【11】邵全琴,樊江文,刘纪远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地理学报, 2016, 71(1): 3-20.
【12】 Cuo L., Zhang Y, Gao Y, et al. The impacts of climatechange and land cover/use transition on the hydrology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Basin,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3, 502: 37-52.
【13】周孝德,宋策,唐旺.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群水温累积影响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2, 28(1): 1-6.
【14】林梦然,董增川,贾一飞.龙羊峡水库对坝下河段生态水文情势影响研究.人民黄河, 2019, 41(3): 69-78.
【15】 张建军,冯慧,李科社,等.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梯级水电站建设后鱼类资源变化.淡水渔业, 2007, 39(3): 40-45.
【16】林春英,李希来,刘凯,等.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退化过程植被变化特征.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9): 115-119.
第三极大本营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共同主办
旨在连接从智库到公众的知识纽带,构建原创科普内容的分享平台,
传播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科学。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